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如何看待存款利率下调?中信证券明明:股份行受益最为明显,“存款搬家”现象或将加剧 新动态
2023-05-17 12:56:30 来源:金融界

丨明明FICC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近期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调整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利率上限。此次调整主要为规范类活期存款产品,同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息差压缩带来的经营压力,预计将为商业银行降低3-6bps的存款成本。预计未来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不排除带动广谱利率整体下行的可能,但鉴于近期债市走牛动能相对受限,短期内或维持震荡格局。


(资料图片)

近期多家银行调整两类存款利率上限:根据各银行官网,近日,平安银行、桂林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从5月15日起下调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利率,降幅在20bps到55bps之间。此外,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期多家银行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后便停止业务。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的驱动因素: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是一种“类活期”存款,在满足较高资金灵活性的同时提供给储户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在实践中,通知存款往往计入定期存款,而协定存款计入活期。本次利率上限调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都具有类活期存款的特征,但在实际情况中利率却远高于活期存款,属于变相“高息揽储”,因此本次主要对这类产品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

本次调整有何影响:对银行而言,利率下调将降低其存款成本,考虑到各类银行存款结构,预计本次利率调整将为商业银行降低3-6bps的存款成本。此外,由于股份行公司活期存款平均成本率相对较高,预计协定存款占活期存款比重最大,利率调整对股份行压降效果最为明显。对储户而言,存款利率下调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存款搬家”的现象或将强化,个人有可能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投资等活动。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往往更高,因此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或将迎来增量资金。

后市展望:在金融让利实体、银行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预计后续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对于债市而言,存款利率降低有可能挤出一部分资金流向其他的理财、债基等低风险资管产品,预计债市的配置力量增强后将间接推动利率下行。此外,银行负债成本得到控制后,不排除带动广谱利率整体下行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国债收益率也很难独自上行。但是,考虑到近期利率连续下行后债市进一步走牛的动能或已相对受限,短期来看长债利率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风险提示:存款结构与存款成本测算与实际有较大误差;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经济复苏节奏与预期不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过快收紧。

正文

近期多家银行调整两类存款利率上限

根据各银行官网公布的利率信息,近日,平安银行、桂林银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从5月15日起下调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的利率,降幅在20bps到55bps之间。其中,平安银行调整其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的执行利率,调整后多数分行的1天期、7天期执行利率将比基准利率提高20bps。桂林银行对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和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下调幅度高达55bps,而郑州银行对郑薪宝存款产品执行利率下调30bps。

此外,近期多家银行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后便停止业务。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平安银行将于2023年5月14日起暂停销售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届时该行产品在线上及线下渠道均不再支持新增签约。东营银行自5月15日起,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办理。此外,新疆布尔津喀纳斯农商银行也将取消个人1天、7天通知存款产品自动续存功能。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的驱动因素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是什么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并非面向所有存款,而是针对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这两类产品,因此在探究利率上限调整的原因之前,需要先了解这两类存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是一种“类活期”存款,在满足较高资金灵活性的同时,也能提供给储户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属于现行的金融行业标准存款统计16大分类其中的2个大类,前者是指客户存款时不必约定存期,预先通知银行方能提取的存款,后者则是指存款人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约定合同期限、确定结算账户需要保留的基本存款额度,对基本存款额度按结息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对超过基本存款额度的存款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协定存款利率或合同约定的利率计息的存款。相对于传统的定期、活期存款,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为追求资金灵活性与较高利率的储户提供了一个兼顾各方优势的选择:既保证了资金流动性,又可以获得高于活期的收益。

在实践中,通知存款往往计入定期存款,而协定存款计入活期。根据利率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其在定价行为季度评分表中指出,“各项存款指包含一般性存款、大额存单、活期存款创新产品和定期存款靠档计息产品在内的各项存款(不包括境外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其中,一般性存款中的活期存款(含协定存款)、定期存款(含通知存款)以人民银行利率报备系统口径为准”。由此可见,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在存款口径上分别属于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利率上限为何调降

一方面,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都具有类活期存款的特征,但在实际情况中利率却远高于活期存款,属于变相“高息揽储”,因此本次主要对这类产品进行了规范。当前协定存款以及通知存款的监管较为宽松,实际执行过程中利率普遍偏高,加剧了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加强利率上限监管有助于银行体系更健康地运转。

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实体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近年来LPR不断调降,央行逐步通过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行为的方式,推动实体经济和企业融资成本下移,新发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历史极低水平。但在实体部门融资便利性抬升的同时,银行经营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是在银行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的背景下,贷款利率的降低客观上压缩了银行的息差空间。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在国有六大行中,除中国银行外,其余5家国有大行2022年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从商业银行整个体系来看,净息差从2022年开始便跌破2%,此后一路下行,屡破新低。净息差下行已然成为当前银行经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及主要挑战。

本次调整有何影响

自律上限调整和挂牌利率调整不一样,后者主要影响非议价客户,但自律上限的调整则会改变银行全部存款业务的运作方式。考虑到当前存款竞争激烈的背景,许多银行存款产品“紧贴”上限发行,因此调整上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对银行:存款成本下降,股份行受益最为明显

股份行公司活期存款平均成本率相对较高,预计协定存款占活期存款比重最大。由于商业银行并未直接披露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规模和占比,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观察银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以及存款结构来判断协定存款利率调整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一般来说,普通活期存款采用与基准利率一致的挂牌利率执行(部分地区分行可能会有所调整),而协定存款执行利率较高,因此商业银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越高,往往协定存款占比越高。我们统计披露了存款成本的银行情况,发现公司活期存款平均成本率超过1%的银行大多为股份行,而计算不同类型银行的加权平均存款成本,也显示股份行公司活期存款成本最高,因此预计协定存款占活期存款比重最大。(由于通知存款计入定期存款,因此难以通过前述方式进行分析)

考虑到各类银行存款结构,预计本次利率调整将为商业银行降低3-6bps存款成本,其中股份行压降效果最为明显。根据界面新闻5月13日报道,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幅度约为30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约为50BP。我们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存款结构数据,假设协定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在60%-80%,上限下调的幅度对应整个协定存款的平均成本下调幅度在75%左右(因为实践中不可能所有的协定存款利率都是紧贴自律上限执行的),最终我们计算得到本次利率调整将为商业银行降低3-6bps存款成本,其中股份行由于公司活期存款占比最高,相对而言受益最为明显,预计存款成本下行约4.5-6.0bps。

对储户:“存款搬家”现象或将加剧

存款利率下调,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存款搬家”的现象或将强化,个人有可能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投资等活动。存款利率上限下调,储户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少,存款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吸引力也随之下滑。根据央行最近的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居民收入信心回暖,消费、投资等场景恢复,居民储蓄意愿较去年年末已经边际减弱。4月居民存款减少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现象,我们预计储蓄意愿下降的趋势短期内还将延续,直至恢复至常态水平。

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往往更高,因此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或将迎来增量资金。我们注意到在4月居民存款结束连续13个月同比多增的同时,理财规模则是时隔半年止跌回升,债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也较3月上行,说明一部分储户在“存款搬家”后,将目光投向这类低风险资管产品。同时我们也认为,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会有更高的安全性需求,理财为代表的这类市场未来还将持续迎来增量资金。

后市展望

在金融让利实体、银行净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预计后续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当前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位,银行经营压力加大。叠加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政策要求,存款利率有必要进行下调,本质是为了稳住银行负债端压力,进而更好支持实体融资成本下行。我们预计,未来类活期存款、通知存款等也将纳入自律机制管理,对于一些变相“高息揽储”的行为亟需予以规范,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仍存下调空间,但考虑到前期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后续存款压降的空间有限。

对于债市而言,存款利率降低有可能挤出一部分资金流向其他的理财、债基等低风险资管产品,预计债市的配置力量增强后将间接推动利率下行。此外,银行负债成本得到控制后,不排除带动广谱利率整体下行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国债收益率也很难独自上行。但是,考虑到近期利率连续下行后债市进一步走牛的动能或已相对受限,短期来看长债利率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风险提示

存款结构与存款成本测算与实际有较大误差;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经济复苏节奏与预期不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过快收紧。

资金面市场回顾

2023年5月16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全面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1个月分别变动了-2.44bps、-1.87bps、-1.78bps、-7.26bps、-0.27bps至1.46%、1.79%、1.84%、2.06%、2.13%。国债到期收益率涨跌互现,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0.51bps、0.15bps、-0.24bps、-0.61bps至2.07%、2.38%、2.54%、2.71%。上证综指下跌-0.60%至3290.99,深证成指下跌-0.71%至11099.26,创业板指数下跌-0.25%至2294.19。

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5月1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实现流动性净投放1000亿元。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20年12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16010.66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8117.16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9868.66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关键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