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大门紧闭,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4年间,这里不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展览,更成为了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
今天,闭馆的第一天,我们用10张图来回顾武林馆区那些年的重要节点,向它告别,向它致谢。
这里,会有你的回忆,也会有你的故事。你可以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
1. 武林时代开启:首日开放排队领券
2009年12月22日,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首日向观众开放。
开门之前,已有百余名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待领票。正式开放以后,参观者接踵而至。因适逢工作日,赶去浙博新馆尝鲜的大多都是老的和少的。中午时分,也有部分在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上班族趁午间休息到展厅里逛逛。
也有几位“专业户”看得最仔细,这些“收藏达人”带着干粮来,打算在馆里泡上一天。
浙博武林馆区首日开放接待观众1600余人。
2. 首个引进展:“国家宝藏”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武林馆区为四羊方尊、钱缪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三件国宝举行开箱仪式,它们即将在“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中亮相。这场展览是浙博武林馆区的首个引进展,在开馆日当天对公众开放。
那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宝藏”全国巡回展出的第十站,也是参展文物最多、题材最广的一次。展出的八十件(组)文物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从六十余万件藏品中遴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是举世公认的瑰宝,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宝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钱缪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像这两件五代吴越国珍宝,是阔别半个世纪后首次踏上浙江故土,回家省亲。
除四羊方尊外,金缕玉衣等旷世珍宝也悉数登场。
3. 高光时刻:《富春山居图》赴台合璧点交
2011年5月11日下午,《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合璧展览点交起运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隆重举行。点交起运仪式上,浙江省博物馆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清点移交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
作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是第一次离馆赴境外展览。随后,在6月1日开展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上,《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合璧展出,呈现《富春山居图》的全貌并体现黄公望画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于展览第一期的两个月间在展厅中同一展柜内展出。
在点交起运仪式上,时任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代表几代浙博人发言,表示这是大家圆梦的一天。
4. 极为重要的一场捐赠:“曾在曹家”
旅港乡贤曹其镛和夫人曹罗碧珍醉心收藏,尤其是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品的收藏,品类齐全,为世人所瞩目。
2012年,曹其镛和夫人曹罗碧珍将珍藏多年的中国古代漆器160件(组),无偿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经鉴定,二人所捐赠的160件(组)藏品中,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18件,三级文物15件;从时间跨度上,涵盖了宋元明清至民国,其中宋元漆器12件,明代漆器32件,清代乾隆为代表的清中期漆器82件,清中期漆器绝大多数是宫廷漆器,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曹先生与夫人的无私捐赠,不仅从数量上增加了浙博的漆器藏品,更极大地完善了浙博中国古代漆器的藏品结构,扩展了宋元一色漆器的收藏品种,填补了元代及明早期雕漆、元代及明代螺钿漆器、明代嘉靖万历戗金填彩漆器的空白,丰富了清代乾隆雕漆漆器的种类,一改浙博漆器收藏的格局与面貌,使浙博的漆器收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有利于奠定和提高浙江省博物馆在海内外的中国古代漆器收藏、研究地位。
2012年10月27日,武林馆区特举办捐赠汇报展“曾在曹家——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中国古代珍贵漆器特展”。
事实上,浙博的藏品很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他们的无私让人生敬。
5. 前所未有的重磅大展:“守望千年”
2014年4月18日,“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精品特展”在浙博武林馆区开幕。此次古书画展览之重量级,在当时浙江历史上前所未有,只需其中一、两件,便足以令万人空巷。
展览展出36件(组)唐宋元国宝级珍品,包括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卷》、宋高宗《草书洛神赋卷》、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卷》、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图卷》、元王蒙《太白山图卷》、元赵孟頫《饮马图卷》等。
展品全部来自浙江省博物馆与辽宁省博物馆,纵跨唐宋元七百余年,从帝王名臣、名家文人到佚名高手,几乎件件皆具中国书画史标志性意义。其中,辽博展品中有19件为南宋时期佳作,在这次展览中重回了故都。
展期之中的五一假期期间,为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国宝佳作,浙博还首次增开了夜场。
6、规模最大南宋文物展:“中兴纪胜”
2015年11月13日,“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来自全国47家文博单位的近500件(组)南宋精品文物整合汇聚,分“中兴小纪”“都城纪胜”“武林旧事”三个单元展出。
在十余年里,浙博举办过浙江历史文物特展三部曲,2004年的“越魂——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2011年的“吴越胜览——唐宋之间的东南乐国”,还有一个就是2015年的压轴大展“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
因为,越国、吴越国和南宋是浙江历史上三个发展高峰。
中兴纪胜是一场关于南宋文化的盛宴,展出的南宋文物堪称规模之最,仅一级文物超过100件,且许多展品为首次亮相,如贵州遵义杨价墓、浙江庆元胡纮墓、武义徐谓礼墓出土的金银器、青瓷器、文书等,均为当时近一两年的重大考古新发现。
7、国内唐宋古琴展之最:“千年清音”
2019年是浙江博物馆建馆90周年。为这次大庆,武林馆区举办了多个重磅级的特展。“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就是其中之一。
存世的唐琴是相当少的,业界公认的约不到20张,那次展览汇聚国内9家博物馆唐宋古琴重器21张,包括唐“春雷”琴(旅顺博物馆藏)、唐“石上枯”琴(宁波博物馆藏)、北宋“松石间意”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南宋“玉壶冰”琴(故宫博物院藏)、宋“飞龙”琴(安徽博物院藏)等传世唐宋古琴名品,呈现唐宋时期绚烂多姿的古琴风貌。
据浙江省博物馆介绍,从古琴的数量和规格来看,堪称为当时国内唐宋古琴展之最。
浙江省博物馆总共收藏有古琴30余张,其中约十张为宋元以前古琴,古琴收藏在中国博物馆界可算是名列前茅。比如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8、青瓷故乡的顶级大展:“天下龙泉”
天下龙泉,也是浙博建馆90周年的一个大展。2019年11月15日开幕,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这个大,在于规模和级别之大。展品涵盖亚非欧各洲,是史上展出龙泉窑精品数量最多,覆盖地域最广,规模空前的一次大展。
一共展出了全球42家文博机构的513件(组)文物,以阐述12至15世纪龙泉青瓷在中国本土及世界范围的发展、流布、使用情况和技术传播,旨在立体化地呈现龙泉青瓷文化的全球化图景,也是浙江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同仁近十年来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作为宋元明时期中国青瓷的代表,龙泉窑把“青釉之美”演绎到了极致,龙泉青瓷以如翠似玉的精美釉色和端庄典雅的经典造型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
12至15世纪的数百年间,龙泉青瓷沿着浩渺的 “海上丝绸之路”,行销到了亚、非、欧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把先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了各地。引领了当时世界陶瓷的时尚。作为国家强盛与文化繁荣的中国符号,龙泉青瓷跨越海洋,开启了她的全球化时代,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汇。
展览中,众多来自英国、日本、韩国、伊朗、阿联酋、印度等国国家博物馆的龙泉青瓷瑰宝漂洋过海回到故乡。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马蝗绊”。它是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花口碗,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财。
浙江是青瓷的故乡,浙江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青瓷馆藏。其中就有 “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元代龙泉窑舟形砚滴。砚滴造型独一无二,代表了龙泉青瓷在鼎盛时期的制瓷技艺的巅峰水平。
9、收官之作: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14年来,武林馆举办过很多特展。最后的收官之作是什么?答案还是和宋韵有关。
这是一个以器物走进宋代士大夫内心的特展,看得出主办方的用心。不过难度也不小。
一名文博专家这样说,虽然宋很热,但是“精神世界”这个立意的展览,尤其用物质(文物、宋画等)来体现士大夫精神,很难,“物质碎片化,精神虚无化”,很难直接表达。
2023年1月,这个名为《天下己任: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开展,原本2月10日结束。
但是,由于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为满足广大观众延期观展需求,这个展览展期延长到了3月10日。
展览的展品,为选自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及省内30余家文博机构的300多件(组)珍藏,突出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和市县馆藏宋代精品,分别从“崇礼尊教”“义利并重”“经世行道”“雅意修身”“光耀古今”五个单元,讲述宋代士大夫的从政理念和风雅意境,展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弘扬底蕴深厚的宋韵思想、文化和艺术。
10、最后一天:感谢和告别
2023年5月3日,武林馆闭馆前的最后一天,很多观众来这里参观,留下最后的纪念。和开馆日那天相似,上午九点,武林馆区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武林馆区接待的最后一批游客,有赶在假期结束前来打卡的大学生,有来感受文化氛围的一家人,也有和武林馆相互陪伴、彼此见证的老朋友……
到闭馆之时,游客们不愿离去,围在服务中心印下印章以作纪念。有的在门口合影留念,有的在观众留言本上留言,一页页的写满感谢和祝福,充满了温度。带着珍藏的记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观众们走出馆区大门。
告别是为了重聚,用不了多久,我们之江馆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